寫好高校與地方融合發展新答卷
栏目:教育建筑 发布时间:2025-06-25 09:55:13

  積極探索新時代產教融合的發展路徑與創新實踐,校企雙向奔赴,是蘇州科技大學近年來實施人才強校、開放融合戰略的一個生動縮影。

  如何更好融入地方高質量發展大局?提高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教育鏈的匹配度和緊密度,是蘇科大的創新之舉。

  “身份在學校,創新創業在地方。”蘇科大聚焦蘇州電子信息、納米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精准繪制了人才圖譜,近三年共引進了國家級產業型人才6人。其中,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牛福洲團隊研制出靈巧手和機械臂,採用差速動滑輪組機構,可降低控制難度,實現手爪的精准抓取,有多家投資機構對接進行產業化投資,並已經應用到人形機器人中。

  為無縫對接企業需求,蘇科大於2024年成立了“多院一產業”的跨學科服務架構——企業服務團,以技術咨詢、項目合作、研發支持等多種形式,與來自蘇州和無錫等地的130余家企業實現精准對接。

  除此之外,蘇科大還打造了一批特色產業學院,不斷提高產業人才供給質量。長三角區塊鏈產業學院將區塊鏈技術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等專業交叉融合,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培養新型人才。

  “深化產教融合創新是高校教育改革和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變量,也是高校與地方共生共長的重要途徑。”蘇科大黨委書記姜朋明說。

  蘇科大積極拓展校企合作“朋友圈”,將企業的技術需求轉化為牽引科技創新的動力和方向,持續推動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

  在新材料領域,蘇科大聯合承擔蘇州實驗室2030專項、AI+聚合物預研等項目,開發出高性價比硅碳負極材料,與企業共同研發大容量超級電容器,產品性能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在智能制造領域,蘇科大組建“太湖光子中心前沿技術研究院”,國家級青年人才團隊研發超低能耗的MESO邏輯計算芯片,相關成果在《自然》上發表。

  “學校將圍繞促進新質生產力躍升這個主線,聚焦立德樹人、搭建人才循環新橋梁,立足解決需求、拓展校企融合新模式,促進學科專業與產業發展高度融合,人才資源與企業需求深度結合,學校高質量發展與產業創新同步提升,共同書寫好高校與地方融合發展的新答卷!”蘇科大校長顧菊平說。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版權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